“半唐斋”里情意浓—忆访王伯敏先生
2011-06-21
来源: 国家一级美术师官方网站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半唐斋”是王伯敏书斋的雅号,是其著书立说、挥毫作画、会见海内外友人、纵谈书画艺术、吟诗品茗、修身养性的地方。名曰“半唐斋”,是由于内藏有汉唐文物,得一鳞半爪,故名之。正是这小小的“半唐斋”,成为这位当代著名美术史论家、画家、诗人探索艺术和铸造美好精神的家园。

因我喜爱书画、酷爱收藏而与王伯敏结缘。近30年间,我与他的书信、电话联系从未间断,从艺术到人生再到家庭生活,无所不谈,可谓忘年之交。记得2011年,我怀着一颗仰慕之心,专程由山东阳谷前往杭州,并于次日上午冒雨走进我向往已久的“半唐斋”拜访王伯敏。
在客厅里,一位中等身材、略显瘦弱、稍微驼背但精神矍铄的老人热情地接待了我,让我顿时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因他双耳失聪,我事先把写有自我介绍及拜访事由的纸条递了过去,他看后面带微笑地连连点头,并提笔在纸条上写道:“我年老体衰,回信没有精力。”我把多年来收集的关于他的资料,以及撰写和发表过的有关他的文章递上并让其审阅,他看后在纸条上写道:“我没有什么成就,你不要把时间花在这方面,应该去撰写其他有所成就的人。”
其谦逊之姿,令我折服。数十年来,我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整理了关于国立杭州艺专师生的资料,并珍藏了部分作品,也发表了一些与之相关联的文章。当我把这些材料递上请他审阅时,他边看边不时地点头以示赞同,还询问一些他相识或不熟悉的人的情况。

在交谈中,他在纸上写道:“现在我双耳失聪,什么都听不到。但是,我仍在读书、作画,特别是你们年轻人更要懂得去珍惜时间。”稍过片刻,我又在纸条上写道:“王老,我欲收藏您的一本画集,用以学习研究,可否?”他看后,即起身走到书架旁,取出一本《山水清音——王伯敏水墨小品集》,并提笔在扉页上题:“淑敏仁弟正。二零一一、十一、一,王伯敏。”我连忙过去捧在手中,简直如获至宝,陶醉其中。接着我又递上纸条:“我想与您老一起合影留念,不知方便否?”他高兴地点头应允,并招呼家人帮助拍照。我与他并排坐在沙发上,留下了我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为不再打扰他的工作与休息,我决定告辞,在纸条上写道:“王老,能与您会面,亲身感受您的风范和教诲是我多年的愿望,今天能与您在一起,我非常荣幸。我要回山东了,祝您老安康长寿!”他看后惊讶地写道:“你要回去了?稍等。”只见他站起身,径直走进了画室。



【我要纠错】作者:张淑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