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万”:戏剧爱好者的上场门
2016-09-03
来源: 国家一级美术师官方网站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皮薄臣是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管理专业的研究生,长期接触戏剧让他充满了艺术气息和年轻人的冒险与上进。初次与皮薄臣相识,他在众多人的聚会上姗姗来迟,后来才得知他并非惯于迟到,而是最近一直在为新创建的戏剧自媒体平台——“戏万”到处奔走。
对于“戏万”,皮薄臣有自己的理念与坚持,但也像众多青年创业者和戏剧人一样,在发展中遇到了不少难题。他为什么选择做戏剧自媒体?戏万的理念是什么?创业的过程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一拍即合做起自媒体
“戏万”创立于2015年6月,创始人除了皮薄臣,还有他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专业的朋友。之后团队陆续吸收了中戏戏剧管理系的本科生和中国传媒大学戏剧文学系的毕业生等。因为他在学校攻读的专业与戏剧相关,所以,在自媒体创立之初,“戏万”团队并没有其他备选想法,一心想要做自己挚爱的戏剧。“所有人都是一拍即合,大家都很喜欢戏剧艺术。”皮薄臣说。
之所以选择做自媒体,皮薄臣认为,当初的选择是做网站和APP,那会儿互联网创业成风,就考虑做平台。后来冷静下来思考,还是选择从比较轻的内容做起,便放弃了做平台。而众所周知,微信是自媒体传播最广、用户量最大的平台,所以,就选择以微信为平台创建戏剧自媒体。
“戏万”的经营理念是:用泛娱乐的理念解读戏剧相关的故事或专业,采用多种形式为即将上演的节目进行宣传。受众主要针对非专业戏剧人士,抓牢他们才能抓牢未来戏剧的出口。其经费来源主要是以自然人的种子投资,到了后期便依靠做营销来挣取宣传费用。前期资金投入大概是50万元,这些费用主要花在了人员工资、网站和APP的制作上,对于自媒体本身的花销并不大。
不畏困难大步向前
“同是同学,同样是做自媒体、做内容,papi酱从0到1就用了半年时间,可谓飞速。”皮薄臣说。但是,这样的例子毕竟少数。相比papi酱的迅速“成名”,“戏万”一路走来虽然稳扎稳打但也历经艰辛,最大的困难便是市场体量小。怎么开发这个小体量的市场,让其可以良性地运作起来,是“戏万”一直以来面临的难题。
面对这样的难题,皮薄臣和他的团队可谓绞尽脑汁。除了踏踏实实坚持自己的风格、执着于戏剧自媒体自身的运营和发展之外,他们还尝试发展戏剧周边的内容。比如,所有的演出类型,以及戏剧本身包含的艺术形式。同时,“戏万”在线做过低价票、抢票、赠票的活动,还有诸如和“恒源祥”三部曲的导演合作做的直播访谈等内容。皮薄臣向记者介绍,最初做这个自媒体,采用了不同的角度切入,比如,我们是首个运用动画形式介绍剧目的自媒体,我们称它叫“调戏”一分钟,这个对于业内还是十分新鲜的。
如今的“戏万”90%以上的文章均为原创。“就戏万的粉丝而言,因其体量还不具规模,目前的粉丝数据分析还不具备显著性。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粉丝们对于原创文章的兴趣更大一些。如今,我们看得更多的是非戏剧自媒体,只有学习不同行业自媒体的长处,发挥到自己的自媒体上,才能不断进步。”皮薄臣对于“戏万”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戏剧自媒体的自醒与壮大
任何井喷式发展的事物都有可能伴随着接踵而来的问题,戏剧自媒体也不例外。黄莎莉作为戏剧自媒体“戏剧的艺术”的创始人,她是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的在读博士,主攻戏剧视觉的理论研究。
在“戏剧的艺术”的管理中,黄莎莉始终坚持做纯粹的戏剧艺术,并将“戏剧的艺术”打造为一个公益的,众多戏剧专家和学者沟通、交流的平台。
“戏剧自媒体无非是网络时代产生的一种更便捷的窗口和方式,但它的快速性也暴露出它同时也不具备传统媒体严格的资质认证及严谨性。自媒体近几年发展迅猛,几乎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信息渠道,但过度的信息量井喷和未经考证的说辞也逐渐令读者感到乏味,转而寻求更有深度、更专业化的报道。”黄莎莉表示担忧。
对此,北京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副秘书长杨乾武认为,自媒体在当下是最有效,也是最好的传播戏剧艺术的手段。如果可以进一步减少中间环节,使“点对点”的传播方式更加清晰、准确,同时,确保发布的信息更加权威化,应该是未来戏剧自媒体发展的重点。
许多戏剧人本着对戏剧的热爱执着于戏剧这片热土,但是,伴随着更多人对于戏剧艺术的关注和自媒体的发展,人们也更愿意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将自己的爱好、关注与思考同大众分享。除了戏剧自媒体信息的筛选之外,扩大戏剧自媒体的影响力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皮薄臣认为:“自媒体对戏剧的发展和传播具有积极的作用,任何一个行业都存在着自己的自媒体,戏剧行业也不例外。但是,现在的戏剧自媒体显现出的作用十分有限。”如何扩大戏剧自媒体的影响力似乎是戏剧自媒体人亟须解决的问题。通过自媒体影响力的扩大,加之精彩的戏剧演出,相信会有更多人关注这门古老的艺术。
记者手记
考验:模式能否创新成功
□□本报实习记者 唐弋
如今的自媒体平台众多,涉及的主题和行业也是多种多样,相比之下,戏剧自媒体似乎有些不温不火。在国外,戏剧市场已经相对成熟,所以,做一个与之相关的自媒体算得上是锦上添花。但是,在国内,戏剧市场即使方兴未艾但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此情况下,想要将戏剧自媒体做好、做强,颇有几分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皮薄臣作为其中的一员,一直坚守着心中的戏剧热土,打定心思走好自己的戏剧之路。
说到未来,皮薄臣并不像许多初出茅庐的热血青年一样立誓要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对于他来说,他自知戏剧之路还会很长,做好自己方为上策。但是,在众多困难面前,皮薄臣从未想过放弃。“即使‘戏万’盈利平平,我也依然会坚持下去,不然我的创业意义何在呢?”皮薄臣说。
在他看来,粉丝的多少并不关乎“戏万”未来的走向,相反,他更看重的是粉丝的重视度和创新。对于创新,他认为,最主要的是自媒体内容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自媒体无非是商业模式的一次创新,所以我追求的并不是形式,而是如何保持内容等方面的创新”。皮薄臣道。
想要做好戏剧自媒体平台,无论如何都不愿放弃,关键在于寻找到合适自己的融资渠道。如今的戏万并没有太多的融资,在以后的发展中,皮薄臣更希望能够做出一些明星产品来寻找风投。同时,在自我寻求进步和努力的同时,他还希望能够得到更多方面的资金支持,也不排斥各种渠道的融资。
在谈及对未来戏剧发展及戏剧自媒体的期待时,皮薄臣坦言,希望得到更多来自政府政策方面的扶持、提高戏剧审美的基础教育、提升戏剧制作者的整体水平,同时,行业内部人员的团结也是必不可少的。其实,这些对于戏剧人和戏剧市场来说都十分重要。做戏剧既少不了资金的投入,也少不了高素质人才的加入;既少不了戏剧人抱团上进,又少不了遇到困难决不放弃的精神和毅力。
像皮薄臣这样坚持走自己的戏剧之路的戏剧人还有很多,同戏万一样默默为戏剧爱好者提供丰富的戏剧资源和信息的自媒体也有很多,怎样才能不浇灭戏剧爱好者的热情,同时又能维持戏剧坚持者的决心,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做好的戏剧需要高素质的戏剧人不断地探索与坚持;健康的戏剧市场需要政府、戏剧人、观众等多方面的促进与维持。当然,皮薄臣绝不是孤注一掷,可感的戏剧热潮正迎面扑来。相信在戏剧人的执着坚持之下,会涌现出更多优秀的戏剧作品,我们的戏剧市场也会更加健康、向上。
【我要纠错】作者:专栏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