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映终端:技术领先VS意识落后?

2016-09-09 来源: 国家一级美术师官方网站
【字体: 打印
   放映终端对于3D影片的呈现效果至关重要,国内影院的3D放映硬件如何?据媒体揭示,大多数影院一个3D厅只有一二十万元的投资,极少数大院线才跟杜比、RealD等大公司开始合作,情况是否属实?
 
    “国内影院得天独厚的一点是,发展时间较短,因此更容易接触到最新技术,目前放映设备和技术上可以说是国际领先的。”RealD俞圣伦举例,美国电影工业起步早,反而导致影院历史长、很破旧,要更换3D设备连整个银幕都要换,要做巨幕也没有空间,国内则能在建院之初就直接规划。另外,他们自2014年起推动6FL的放映亮度认证,现在全国已有300多个厅经过认证,明年能到500个,形成对3D质量的有力保证。“中国地区是我们在全球率先开展6FL认证计划的市场RealD。国内影院发展火热、竞争激烈,各影院都在追求高端化、精致化,以求竞争力区分。”俞圣伦说。 
 
    目前,RealD、杜比、IMAX等3D顶尖设备商都在突破,并纷纷将新技术引入中国。2010年进入内地后,REALD的3D放映设备在全国铺设了3000套,全国占有率不高。但今年8月初又跟万达院线签订4年内装4000台的协议,同时跟百老汇、UME、卢米埃、星美等影院合作迅速展开,在高端设备市场占有率抬头。
 
    “RealD 3D、RealD 6FL认证、LUXE、终极银幕代表着我们的4个业务历程。”俞圣伦说,前两者跟3D放映设备、技术和亮度有关, LUXE是其全新巨幕品牌,其组成元素包含一款16米以上的RealD精准白幕巨幕,6FL亮度标准、立体环绕声、RealD双机3D系统等高标设备,定位高端市场,明年就将达到20个LUXE厅。“终极银幕则是一种新型银幕技术,适用于所有影厅。它有九成光反射率,100%反射就是镜子了,说明已经接近极致了。”俞圣伦说,这些技术他们都已引入国内。
 
    “国内3D放映设备和顶尖科技跟国外区别不大,但影院的放映标准和服务意识确实还存在差距。”俞圣伦表示,除了3D设备,灯泡更换、设备定期清洁维护、对放映人员的技术培训等,都是影响3D放映前景的重要因素。
 
    “媒体揭示的一二十万元投资一个3D厅,这个说法可能有些夸张。但业内俗称的‘小马拉大车’现象却存在较多,所谓‘小马拉大车’就是没有根据影厅的尺寸,按照放映工艺和标准来合理配置放映设备,导致画面亮度、声音的响度都不达标,当然3D的亮度就更不用提了。”虽然王琦认为国产成像设备品质上跟国际差距已经缩小,但3D放映的关键是放映的品质。任何一个2D厅加装3D成像设备后亮度都会降到原来的25%左右,所以放映机在3D模式下灯泡的功率就要比2D模式下要调高,保证3D放映的亮度,否则昏暗的画面,观看时间长了眼睛会疲劳。“换3D成像设备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放映标准。万达的追求是6FL亮度标准,为此每一个3D厅都会配置高增益的金属银幕和高功率的放映机。第三个配套服务是日常维护。万达的每个影厅都会配置亮度计,定期检测放映品质,如果亮度不达标,该换灯泡换灯泡,该清洁放映机光路就马上清洁。国内很多影院为了节约成本,灯泡经常超期使用,定期维保就更少,亮度根本无法保证。把3D放映效果做到什么程度,这完全取决于影院的责任和态度。”王琦说,万达每年在氙灯上的投资很大,明年估计超过1亿元。
 
    今年1月,万达院线发布公告称,将在5年内与杜比公司共建100家杜比影院,如今已建立4家,北京将于今年底落成1家。据悉,杜比影院的票价跟IMAX一个档次,而投入比普通3D影厅要高10倍以上。王琦介绍,杜比作为技术提供商,原只做音频业务,后转入视频领域。耕耘多年后,最近把视频专利技术运用到影院中,并且杜比影院采用激光放映系统,能够将3D亮度标准提升到14FL,达到普通厅2D的亮度标准。他们双方采取票房分账的合作模式,设备的安装和日常维护等由杜比公司负责。“设备商做新技术的推进,既要植入影院空间,又要寻找匹配片源,一定程度上会带动3D产业多向创新。”王琦说,相信激光放映是更能让3D重焕青春的一种技术,它使3D影片放映亮度达到原来2D的水平,是未来大势所趋,但现在的性价比还不是很高。
 
    南湾科技新任执行董事刘志广也认同未来激光放映技术将使“观众在放大镜下检验电影品质”,对制片业既是机遇也是考验。刘志广曾创办过奥维尔娱乐营销、影院投资公司,深谙终端市场。据他介绍,国内影院市场3D普及率已近90%,IMAX厅基本全部完成3D配置,RealD等高端3D设备覆盖率也不低,在3D普及率和高端放映技术上远超欧美国家。以欧洲为例,放映设备非常老旧,有些影片还在用胶片放映。如果完成设备更新,欧洲市场的3D需求会上升。“3D前景仍然广阔,但某些出于高票价、高排片率的功利心理去刻意转制,尤其一些制作粗糙的3D电影,对制片方、影院的长期利益其实起的是负面作用。国内电影行业连续十几年增长,都是源于观众的热情,观众需要被尊重。一旦观众对3D形成偏见,恐怕短时间内难以扭转。”刘志广表示。
【我要纠错】作者:专栏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