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呼唤精品:“周一微电影+一周剧小说”上
“周一微电影+一周剧小说”频道在中国网微电影频道上线
![]() |
会议现场 |
“要使微电影这门新兴艺术形式永葆青春,当务之急是加强创作上的引导,创作出一批让观众喜欢看、对观众有触动、艺术上有追求的微电影精品,提振影视从业者对微电影艺术创作的信心,重新唤起广大观众对这门艺术的热情和兴趣。一句话,当前的微电影创作亟需精品引领!”这是著名作家、编剧、影视制作人田水泉在9月24日上午于河北大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的“中国网微电影频道•大厂公益微电影基地”揭牌仪式暨中国网微电影频道“周一微电影+一周剧小说”上线仪式上发出的呼吁。
据了解,“中国网微电影频道•大厂公益微电影基地”是中国网微电影频道携手河北大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微型小说月报》杂志社等单位在河北大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的我国第一个公益微电影精品孵化基地。在24日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我国微电影行业如何健康发展”“微电影呼唤经典、呼唤精品”“文学与影视如何更好地融合”等的话题引发了百余位与会人士的热议。
记者看到,在启动仪式结束后,现场播放了中国网微电影频道“周一微电影”即将推出的微电影《初见·再见》,莅会的著名导演、北京电影学院短片导师李嘉现场点评这部作品。他指出:“其实,类似《初见·再见》这种八九分钟、甚至三五分钟的短片,本来就是电影艺术最古老的一个形态。电影最初是受制于技术,一本胶片是有限的,渐渐才出现了长片。事实上,传统的长片,一般是需要我们正襟危坐地慢慢欣赏的,但现在随着数字化时代、移动传播时代的来临,大家看视频有时候变成了另外一种情境——我有一个碎片时间没有填充的事情,比如等车很无聊,就点开一个视频看看,看电影不再像过去那样是个很严肃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微电影以及短片便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而且也倾向于往越来越短的方向做。所以我预言,在未来,如果我们用数量来统计的话,短的视听作品是一定会压倒长作品的。”
![]() |
青年导演李嘉 点评 |
尽管微电影、短片当前发展得如火如荼,但田水泉却表示了他对此现状的担忧。他认为,在微电影创作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逐渐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一是作品水平参差不齐。许多人片面认为微电影创作门槛低、投入少,谁都可以做,啥都可以拍,因而出现了大量粗制滥造、毫无传播价值的作品,拉低了观众对微电影这门艺术的整体评价。二是拍摄微电影沦为了“政绩工程”和“花架子工程”。一些单位对拍摄微电影过分热衷,不问水平高低,不管效果如何,拍了一部又一部,出现了追求数量、不讲质量的趋势。三是各类微电影评奖乱象丛生,缺乏规范和引导。伴随微电影创作热潮的兴起,各类微电影评奖活动过多过滥,并且大都缺乏公正、权威、科学的评奖机制和标准,多数评奖活动就是排排坐、分果果,看似热热闹闹,实则自娱自乐,不但起不到应有的引导作用,反而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田水泉坦言:“微电影创作中出现的这些不好的现象,不但让观众出现了审美疲劳和厌烦情绪,而且对微电影这门艺术形式也造成了难以挽回的伤害。”
针对这些问题,多位与会的影视界嘉宾纷纷发表观点,并一致认为,当前我国微电影良莠不齐的现状,亟需精品引领,亟需推出一大批经典、精品微电影去影响这个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
![]() |
中国网微电影频道孙旭 发言 |
那么,如何才能孵化精品、积淀经典?对此,中国网微电影频道总监孙旭指出,这需要整合各界资源,聚纳各界力量,通过共同努力去实现。中国网开通的“周一微电影”和“一周剧小说”栏目,就具有较强针对性地切中了这个行业需求点。“周一微电影”推出的每周一部精品微电影,将为微电影领域树立行业标杆,同时也将逐渐积淀大量的微电影、短片精品。而与《剧小说》公众号联袂推出的“一周剧小说”频道,又反过来借助文学的力量,以多年积淀的小说作品为雄厚基础,为打造精品影视提供优秀改编文本,达到助推影视艺术健康发展,不断孵化精品微电影的目的。同时,“中国网微电影频道•大厂公益微电影基地”的设立,更是为了在国家文化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强力支持下,在弘扬社会公益的旗帜下,通过举办影视文化活动、影视论坛、影视培训、影视产业巡展等活动,达到引导创作、扶助创新、表彰优秀、充分调动电影工作者和爱好者的积极性的目的。这些动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机结合、联袂推进,一定能够为我国微电影事业孵化精品、推出精品,以精品意识引领我国微电影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 |
中国微小说与微电影创作联盟执行副主席刘志学 发言 |
与会人士还表示,影视精品离不开文学元素的滋养。诸多经典电影改编自文学名著的先例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对此话题,岭南师范学院教授、原副院长,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刘海涛阐述说:在微电影飞速发展的进程中,文学不能缺位。今天在中国网正式上线的“一周剧小说”频道,就是践行这一理念的一个很好的举措。《剧小说》公众号上线后刚刚运行两三个月就迅速引起了文学界、影视界的高度关注,并且投拍了一大批改编作品的事实,也说明了要保障影视作品的艺术质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事实。随着剧小说改编为微电影的作品越来越多,文学与影视联姻的重要意义,也将会体现得越来越充分。
据悉,全国总工会中国职工电化教育中心主任、中国职工音像出版社社长郭孝实,科技日报社副总编辑郭姜宁,教育部中国教师基金会秘书长杨春茂,中国市长协会女市长分会副会长王荫萍,著名作家、编剧、影视制作人田水泉,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总制片人张冲,中国警察网公安微电影联盟秘书长陈文峰,民建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常委、文化委员会副主委赵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全国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总教官王浩瑜,北京大学电视台原台长史俊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中心常务副主任、电视台台长李美仙,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乃真,中国政法大学制度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鲁羡、中国政法大学制度学研究中心运营办主任郑义、北京联合大学广播电视中心主任刘雅琳,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陈薇,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教授何雪莲,北京电影学院短片导师李嘉,团中央影视交流中心影视部部长吴劲松,中国电影家协会微电影委员会秘书长齐迎,二十一世纪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吕军锋,二十一世纪公益基金会韩露鸣,九州证券副总裁韩开创,全国高校网络联盟执行主任张一凡,国际大学新媒体创新节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高东安,福建派拉蒙巨石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建伟,科技日报科技微电影总监蒋寒,新华网悦读频道主编王志艳,江苏光线传媒总经理王海波,北京合拍环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陆磊,圣雅迪(北京)国际广告传媒董事长姚森木、总经理李冬,大厂回族自治县副县长崔东虎,大厂回族自治县政协副主席高宝成,大厂回族自治县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孟宪明,大厂回族自治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陈东坡,中国网微电影频道总监孙旭、副总监邱一栋、副总编辑杨都海,《微型小说月报》杂志社社长、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常务秘书长滕刚,岭南师范学院原副院长、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刘海涛教授,中国微小说与微电影创作联盟执行副主席刘志学,中国微小说与微电影创作联盟副秘书长、北京寓乐世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刘斌立,中国微小说与微电影创作联盟副秘书长何晓,著名编剧刘卫兵,廊坊徳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宝元,大厂回族自治县大厂微影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犁,大厂回族自治县大厂微影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严晓明等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百余人,出席了当天的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