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播音艺考简史:2008年有市场没有老师

1998:要不你也教教我家孩子?
没人能说清楚中国第一个民办播音艺考培训机构是谁成立的,但黑龙江哈尔滨电台播音主持岳峰,肯定算是比较早的一位。
岳峰退休后,不断有亲戚朋友带着孩子来“拜师”,说孩子想考播音主持。1995年,岳峰开始在家里收徒开课,给三五个学生上播音课。岳峰最早带的这些学生,每年都有一两个考进北京广播学院,慕名前来的人越来越多。家里装不下了,岳峰就在附近租了个房子,不久也装满了,1998年,他注册了一个培训机构,租了几间教室正式开班,找广播电台的同事来当老师。
1998年,也是中国播音专业转折性的一年。
在此之前,中国也有播音考试。1955年末,为充实中央和全国各省电台的播音队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北京市几个中学的高三学生中,经过口播考试,选取了18人。这是中国第一个播音员短训班。
1963年,北京广播学院正式开办播音班,招收了全国首批三年制中文播音大专生。中国播音教育学历教育由此发端。
1978年,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专业升为本科,播音艺考正式进入高考序列,但播音教育这个行当,很长时间都属于“小众”,甚至直到1998年,全国也只有4家高校招收播音专业本科生。
但在1998年,国企和政府机构加快体制改革,很多单位的编制被打破,原来电台、电视台的铁饭碗,也有了更多空隙。
同时,中国有线电视发展迅猛,先后有27家省级电视台上星,央视的“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新闻节目,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等综艺节目都已问世,1998年全国电视的人口覆盖率达87.6%。倪萍、杨澜、白岩松、崔永元等等明星主持人的出现,让播音主持这个行当持续增温。
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第一次把播音专业更名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并把它从新闻类移出,归入艺术类——相应的,按政策,艺术类院校和专业的学费可以“适当提高”。
“也许我也可以当个主持人?”越来越多孩子,或者说他们的家长,有了“学播音”的想法。
岳峰开班这样的情况,“全国都有类似现象,”从事教育培训十多年的张轲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一方面,那时中国搞体制改革,很多单位的大锅饭制度被打破了,主持人需要有个出口;另一方面,有需求:比如某个广播电台有一个比较知名的主持人,普通话等各方面都不错。可能旁边其他的家长就会说:要不您培训培训我们家的孩子?把有需求的机关内部子弟组织起来,搞一些小作坊式的培训班,慢慢就越来越多了。”
从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扩招。指令来自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计划中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
播音主持专业也急剧扩张,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也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1963年,全国招收的播音班专科生不到50人,北京广播学院是唯一的招生高校;到2006年,全国已有268所高校招收播音主持专业的本科和专科学生,其中不乏工程技术学院等理工科院校,全国每年的招生规模达到万人以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