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与动物园--杨心远作品展将于15日在京开幕

2016-10-11 来源: 搜狐文化
【字体: 打印

  美术馆是一个聚焦于艺术作品的场所,在多数人看来,它是距离的、美感的、高雅的、浪漫的,甚至高冷的地方,代表着各种人性、神性的探索和表达。

  而动物园呢,似乎是特别热闹、杂乱、野蛮,甚至是展现动物本性的集中地。

  一个向左,一个向右,毫无交集。

  但这次美术馆后街77号遇见了一次“动物园”——10月15日至23日,时差空间将呈现一场特别的画展——

 

  在研究西方古典绘画作品的时候,有一种分析方法叫图像志。它是对作品的来源、形式、主题等要素的解释,也影响了现代绘画艺术的研究。展览《美术馆与动物园》里的作品不属于理论范畴的探寻,而是在尝试一种艺术符号、文本语言与现实的碰触。

  艺术家杨心远用自己的作品之一为本次展览命名《美术馆与动物园》。看她的画总是有种似梦非梦的感觉,像是自己也曾活在过这其间的世界。

杨心远作品《美术馆与动物园》

  杨心远作品《美术馆与动物园》

  杨心远曾担任过时尚杂志的执行主编、编辑部主任这样的一份工作,从资深的媒体人转行到一名画家,她自己是这样描述这段经历的:

  “我从小喜欢画画,也喜欢新鲜事物,从事媒体工作是我一段很愉快的人生经历。但工作后因为十分忙碌停笔十年多,直到2009年我才重新拿起画笔,从此不能放手。我发现画画才是令我感觉到存在的方式。因为画画让我专心致志,忘却周遭的纷乱,一种回到小时候,与自己玩耍的情景重现了。

画家杨心远
画家杨心远

  看到她的描述,脑海中似乎才意识到为什么她的画笔下会如此,大概是因为这样的世界也曾深藏在每个人心中,仿佛是天地初开、无拘无束的纯真、梦幻的世界……

杨心远作品《夏日花火》

  杨心远作品《夏日花火》

  动物、鲜花、情感关系构成了展览作品的基本语言,我们会特别明显的感觉到它们之间都有着“生命”的关联。杨心远的大部分作品都运用了黄、红、橙为代表的暖色系,以及蓝、绿为代表的冷色系,用流行的话说,就是产生大量“撞色”,色彩背后蕴藏的是画者内心的力量,来源于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可能是遇到的一个人」

杨心远作品《穿皮草的猫女》「可能是读伍尔芙的《奥兰多》的感受」

  杨心远作品《穿皮草的猫女》「可能是读伍尔芙的《奥兰多》的感受」

杨心远作品《奥兰多1号》「可能是小时候某个滋味」

  杨心远作品《奥兰多1号》「可能是小时候某个滋味」

杨心远作品《熊猫和鱼,没有掌》「可能只是看某部电影后延伸的想象」

  杨心远作品《熊猫和鱼,没有掌》「可能只是看某部电影后延伸的想象」

杨心远作品《杀手有点冷》

  杨心远作品《杀手有点冷》

  它们都很温暖而含蓄。但,这些最寻常的事物往往都容易被我们轻而易举的“遗失”。我们从而有一个认识:人生的丰富往往不是来自于时间轴的增长,而是重新拾起了那些忽略的拼图。

  在杨心远的作品之中,“鹿”是她最为关照的一个对象,而且大部分都有着极强的拟人意识。那么,便有两个角度去看待,一是作为神物的象征,我们与其产生对话;二是鹿融为画者本人,展露人的心理。

杨心远作品《玉兰鹿之蓝精灵》

  杨心远作品《玉兰鹿之蓝精灵》

  《美术馆与动物园》想去展现的不是两个地方的故意交集,而是在此时、此刻、此地可以带给你的“无限”,它是自我治愈和发现的一个入口。由此,每一个观察者都可以带着主观的体验去寻求答案,去找回那些失落的拼图。

  我最初看到心远的作品,是惊诧的——有时特别温暖而深情,有时又特别伤感而阴冷。也是在这时我知道了她从小经历着特别异于常人的自责、压抑的成长阶段。可以说,她是典型缺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姑娘。然而,她也是我见过笑容最多的人。于是,杨心远小姐的作品保留着一个艺术家最真挚的情感和对世界的态度,也发酵着普通人心中对“光”的追逐,那些灵性的动物:如猫、鹿,都大量出现在的画布上,那些家庭、生命的主题都成为鲜活的语言,让观看她作品的人感受到一种强大的积极力量。

  总之,心远的作品有一种瞬间打动人心的劲儿,一股可贵的接地气。

  ——文化媒体人 曾子楠

  本次在时差空间举办的画展,不仅有这些美丽的画作,还有童芯少儿花艺来用鲜花为本次展览增色,让我们置身在花海中欣赏本次画展给我们带来的无限遐想。

  展览信息:

  主题:美术馆与动物园——杨心远个人作品展

  策展:时差空间、曾子楠

  开幕:10月15日 (周六) 2:30 pm

  展期:10月15日—23日 10:30am—6:30pm

  地点: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77号77文创园内 时差空间

  花艺支持:童芯少儿花艺

  艺术家简介

  杨心远,画家,资深媒体人

  Artand2015年度评选一一"我最喜爱的艺术家"跨界艺术家金奖。

  湖南益阳人,1995年大学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专业。1995到1997年担任自由设计师,为话剧、电视剧设计舞台服装。1997至2014年供职于传媒行业,曾任《瑞丽服饰美容》《时尚娇点cosmogirl》《安25ans》《优享生活Story》等时尚杂志的执行主编、编辑部主任。

  2012年到201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进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二维码生成器